
选择定量菌株的技巧:
1、明确自己对于菌株的需求商品化的益生菌,配方非常多,里面含有各种各样的定量菌株,目前无法确定那种配方更优。但基本上多菌株要优于单菌株。
在多菌株产品中,所有菌株不能竞争营养和能量来源,并且不抑制其他菌株的生长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不同种的多菌株组合可能更有利于发挥优势。
2、防止菌株中的抗生素耐药性基因
用作食品补充剂的商业微生物定量菌株不应含有任何可转移的抗生素耐药性,定量菌株的安全性应在市场推出前进行评估,不仅评估毒力因子的存在或不存在,而且评估其获得和转移抗生素抗性遗传因子的能力。
3、选择对胃肠道环境耐受的菌株
通常,胃液中微生物的生存力是菌种和菌株特异性的,比如动物双歧杆菌在双歧杆菌中具有很高的耐酸性,这种耐酸性通常表现的是对酸性条件的极低抗性。

定量菌株在平板上不生长的原因:
1、菌种没有进行充分活化当我们拿到一株菌的时候,该菌种往往是处于一个保藏状态的,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合适的培养基来逐代扩大培养,得到活力旺盛的菌株,所以充分活化的目的就是要让菌种逐渐适应培养环境,从而在平板上快速的长起来。
2、菌种老化
菌种如果经过连续的频繁的传代达十几次甚至几十次,就会造成菌种老化,出现生长缓慢甚至不生长的情况。
3、野生菌种
相比于标准菌株,有一些野生分离的菌种本身比较脆弱,对营养要求比较高,对外界不良环境也比较敏感,难以在普通的平板上长起来,往往需要加入特殊的营养物质。
4、购买的商品化菌株
有一些商品化的菌株,如益生菌、菌肥、可食用真菌等,本身进行过基因改造,不能进行连续传代扩大培养,因此在平板上难以长出来。
5、样品中的菌
有的样品中本身含菌量就较少,如水样、供试液等,接种量低造成平板上无菌生长。还有的样品中含有一些抑菌成分,会杀死样品中的菌,导致平板上无菌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