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生物菌种有哪些作用?
1、酵素菌(1)发酵产物:酵素菌系发酵产物利于作物吸收和腐殖质的形成。
(2)光合效应:酵素菌代谢过程产生ATP能量,供给并促进光合作用。
(3)催化效应:酵素菌系产生多种酶和活性物质,提高了无机肥 和有机肥转化率和利用率。
(4)营养平衡效应:酵素菌发酵分解,使环境中营养元素被激活,平衡施肥,充分发挥肥效。
2、乳酸菌
(1)占位保护作用:乳酸菌会释放乳酸形成一道屏障,阻止有害致病菌和有条件致病菌的侵入和定植。
(2)增强免疫作用:乳酸菌能够分泌一种具有激活吞噬细胞活性和提高植物免疫功能的降解酶,因此可以激活机体免疫反应。
(3)延缓机体衰老:由于乳酸菌能抑制腐败菌的繁殖,从而减少了有毒有害菌产生的毒胺、氨、吲哚、致癌物等有害物质,使机体衰老过程变得缓慢。
3、光合菌
(1)植物生长作用:将土壤中的氢分离,并以植物根部的分泌物、合成糖类、氨基酸类、维生素类、氮素化合物和生理性物质,供给植物营养并促进植物生长。
(2)动物营养作用:在光合菌的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达60%以上,氨基酸种类十分齐全,细胞中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尤其是B族维生素极为齐全丰富。

微生物菌种的使用误区:
1、用量不足(1)微生物菌种要想达到好的效果,首先要保障用量要足。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较多,要想通过补充有益菌形成优势菌群,需要经历菌群之间的竞争和对环境的适应考验,为了能快速的达到要求,必须人为的创造有利于有益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2)首先就是施入土壤的菌群基础数量,其次就是改良土壤,进行调酸调碱,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的肥力,为生物菌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等。
2、使用时间与方法不当
(1)微生物菌种的使用方式较多,根据不同剂型,有一定变化。如液体菌种可以通过拌种、喷施、蘸根、灌根的方式施入;而固体的菌种可以通过撒施、混播、穴施、沟施等方式。
(2)不同的使用方式对使用的效果都有一定的影响,但应避免在土壤表层只撒施而不翻耕的现象。撒在表层,或者强光下喷施,都会影响有益菌的活性,使效果大大降低。
(3)另外使用生物菌种时,不要与未腐熟的有机肥混用,否则在有机肥腐熟过程中释放热量,很容易就会造成菌的活性下降。还有,灌根使用建议局部灌根使用,有利于肥效的快速发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