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生物培养基常用的种类:
1、合成培养基合成培养基的各种成分完全是已知的各种化学物质。这种培养基的化学成分清楚,组成成分精确,重复性强,但价格较贵,而且微生物在这类培养基中生长较慢。如高氏一号合成培养基、察氏(Czapek)培养基等。
2、天然培养基
由天然物质制成,如蒸熟的马铃薯和普通牛肉汤,前者用于培养霉菌,后者用于培养细菌。这类培养基的化学成分很不恒定,也难以确定,但配制方便,营养丰富,用恒温培养箱培养效果好,所以常被采用。
3、半合成培养基
在天然有机物的基础上适当加入已知成分的无机盐类,或在合成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某些天然成分,如培养霉菌用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这类培养基能更有效地满足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

微生物培养基的配制步骤:
1、未开封的干粉培养基保质较长,已开封的保质期会变短。在瓶体上注明开封日期,用后拧紧瓶盖。个别品种易变质,如SC增菌液,可冷藏保存。2、自行配制的培养基,各营养成分应按要求顺序加入,避免产生沉淀。
3、盛放培养基的容器不宜用铜或铁锅,以防其离子混入培养基影响微生物生长。
4、称量好的干粉培养基应先溶解再高压灭菌。
5、自行配制的培养基应完全溶解后再调PH.PH值须冷后测定,因培养基所含成分不同,对冷的和热的进行测定,其PH值相差很多。
6、培养基的PH值须精确测定,否则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反应地观察。另外,PH值不可反复调试,否则会影响培养基的渗透压。
